首爾南山塔簡述: 在韓國首都首爾這座龐大都市的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叫南山。它位于首爾漢江之濱北岸,海拔243米,酷似一朵含苞欲放牡丹花,亭亭玉立。南山頂峰聳立著一座高236.7米的電視塔,人們稱之為N首爾塔。塔內的觀景臺,是著名旅游景點,被譽為“首爾的象征”,登高望遠,首爾景色盡收眼底,令人愉悅,催人遐想。 N首爾塔原名為南山首爾電視塔,1969年作為首爾電視信號發射塔開始動工興建,1975年建成。1980年10月15日開始對普通游客開放。2005年12月9日,南山首爾電視塔耗資150億韓元進行了一次全新的修繕,重新命名為N首爾塔。N首爾塔的字母N既是南山(NAMSAN)的第一個字母,又有全新(NEW)的含義。 登上圓形塔樓,俯瞰首爾全貌,既是一幅歷史的畫卷,又是一幅現代化的篇章。滔滔漢江穿城而過,將首爾分成江北、江南兩大區域。江北是韓國政治行政、文化中心,也是首爾的老城,看上去古老而錯亂。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政府綜合大廈等政府機關以及世宗文化會館等文化場所均坐落在江北。江南是新區,以商貿為主,高樓林立,是著名的富人區。站在N首爾塔上,最令人回味的是“四看”:“看村”,“看墻”,“看川”,“看橋”。 “看村”指的是觀看民俗村。民俗村坐落在首爾塔下的東北角,再現了李朝后期的生活,是韓國人以及外國人都經常前往的一處名勝。民俗村占地30萬坪(約合99公頃),生動地再現了當時不同階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村內有傳統住宅260余座,展出了3萬多件民俗資料。通過參觀農宅、民宅、官宅、書院、中藥店、書塾、鐵匠鋪、集市街等,可以了解李朝時期人們的生活。民俗村的規模龐大,內容豐富,看完一圈,就覺得好像是乘坐了時空列車回到了李朝時期。此外,休假日期間還將上演豐富多彩的民俗游戲,如跳板、打陀螺、蕩秋千等。透過充滿歷史氣息的民俗村,可感受韓國的文化。 “看墻”指的是俯瞰首爾塔下東側的駐韓美軍龍山基地,因基地四周圍著灰色的水泥墻,是標志性的特點,故稱“看墻”。駐韓美軍龍山基地占地面積約83萬坪(1坪約3.3平方米)。其歷史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不久。1945年9月,美軍進駐韓國,在漢城市市內的龍山設立軍事基地。從此,這個軍事大營南扼漢江、北鎮北岳,成為美軍駐扎韓國的象征。龍山基地是駐韓美軍的中樞,駐韓聯合國軍司令部、駐韓美軍司令部、美第八軍司令部、韓美聯合司令部均設在龍山基地內。 韓國民眾將龍山看成首爾市內的“寶地”,美軍在這里駐扎招來他們極大的反感。龍山基地因而成為韓國民眾舉行反美示威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每當美軍士兵有犯罪行為,韓國民眾往往聚集在龍山基地的門口和外圍舉行各種抗議活動。龍山基地內的美軍戒備森嚴,大批全副武裝的韓國軍警常年護衛,以防發生不測事件。 “看川”指的是遙看塔下北側的清溪川。清溪川位于市中心區,是一條改變首爾命運的河流。21世紀首爾開始了生態城市建設,第一個成功項目就是2005年10月完成的首爾清溪川復原和再發展項目。清溪川古時是漢江的一條小支流,流經首爾市中心地帶。上個世紀60年代,隨著韓國經濟的發展,這條昔日的小溪被水泥板掩蓋,成為“暗河”。后來又在“暗河”的基礎上,建起了一條長5.8公里,寬16米,4車道雙向專用汽車道的高架路。1971年8月建成通車,它作為橫貫首爾東西的交通主干道,被認為是漢江奇跡的象征。 為恢復首爾昔日清溪川生態原貌,首爾市決定拆除清溪川高架路。2003年7月1日正式開始被拆除之前,日均交通流量達到16萬多。經過2年的奮戰,昔日美麗的清溪川重新展限在人們的面前。潺潺的流水聲替代了車輛喧嘩,清新的空氣和兩岸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韓國首爾的清溪川復興改造,改善了首爾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了首爾城市品位和國際競爭力,也向世人證明了一個城市項目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看橋”指的是,從塔上觀看橫跨漢江上的26座造型各異的大橋。首爾自然風光優美,滔滔漢江水穿城而過,這26座橋梁把漢江南北連成一片。漢江兩岸各具特色的12個江畔公園如同一串五彩項鏈,把首爾裝扮得妖嬈多姿。 漢江上的每座橋都有自己的故事,折射出首爾乃至韓國前進發展的步伐。漢江大橋是第一座橫跨漢江的橋梁,始建于1916年4月,1917年10月竣工,是當時唯一連接漢城南北的通道。在朝鮮戰爭期間,朝鮮部隊打進漢城,為阻止其南下,韓國部隊將橋炸毀。其后幾經修復和重建,1981年再次擴建,成為公路和首爾地鐵1號線跨越漢江的交通門戶。隨著韓國經濟的發展,漢江上的大橋,不斷增多。入夜,站在首爾塔上,遙看漢江上座座大橋,每座橋都有自己獨特的燈光裝飾,有的像一串珍珠,有的像一道彩虹,也有的像別致的花環,別有一番風味。 夜里的N首爾塔充滿了誘惑和神秘,廣場上每30分鐘以“首爾之花”為主題進行6分鐘的彩色照明秀表演,6支大型探照燈在天空中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案,絢麗繽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