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為中國宮殿式建筑,共4層,白墻綠瓦。院前廣場聳立由6根石柱組成的牌坊,氣勢宏偉,整座建筑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內設有20余間展覽室,文化瑰寶不勝枚舉。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沈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
歷史發展:
臺北故宮源于北京故宮。親歷者那志良先生所寫的《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對故宮文物去臺的驚險歷程有詳細記載。但為免于淪陷日本侵略者之手,被迫“流亡”南遷的國寶遠不止于故宮。臺北的歷史博物館和鄭州的河南博物院都記載著這樣一段歷史: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為避免苦心收藏的文物受損,河南博物院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往漢口,1938年又運至重慶。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1949年,國民黨政府從河南博物院存放在重慶的68箱文物中精選38箱運往臺灣,文物以陶器、銅器為主,包括1923年出土的河南鄭公大墓中的珍貴器物。1950年4月,臺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運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
文物落腳臺灣初期,秘藏不示外人,社會各界要求展示故宮文物,曾被保管委員會拒絕。1956年,早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國民黨當局在臺灣建立第一座博物館“文物美術館”,收藏來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歸還掠奪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館的“家底”。1957年,蔣介石巡視“文物美術館”,并改館名為“歷史博物館”。
作為1949年后臺灣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歷史博物館曾經獨享尊榮。蔣介石撥交為他祝壽的禮品270多件,社會各界踴躍捐贈各自的收藏,第一任館長包遵彭稱歷史博物館是社會愛護扶持的產物。同時,史博館也居于文化藝術活動的引領地位,致力于臺灣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文化藝術的普及活動,開辦畫廊,鼓勵藝術創作;設置“歷史研究室”,輔助學校歷史考古課程和研究;1964年推動成立博物館學會,至今仍然主持博物館館長論壇。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歸并故宮博物院后,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臺中運至臺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至此,運臺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的保存環境。
進入20世紀80年代,臺灣博物館業迅速發展,各主題博物館突出特色,吸引人們的視線。史博館沒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時代,其品位和實力仍穩居前列。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當局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史博館適時推出大陸探親攝影展,轟動全島。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又陸繼推出林風眠九十回顧展、李可染書畫展、傅抱石畫展。
藏品統計: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檔案2萬多片,該院收藏的甲骨檔案數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機構的第二位;瓷器2萬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該院的中國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館中最精、最多的;銅器1萬多件,包括歷代錢幣,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龍紋盤、獸面紋壺、西周毛公鼎、戰國犧尊等;玉器5萬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聞名海內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鑲玉如意”等;書畫真跡近1萬件,其中有從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后部長卷,懷素的《自敘帖》,顏真卿的《劉中使帖》,蘇東坡的《寒食帖》,張宏的《華子岡圖》等;善本古籍有近2萬冊,包括中國僅有四部的《四庫全書》較完整的一部;明清檔案文獻近40萬件,其中有清朝歷代皇帝(石+朱)批奏折、軍機處檔案、清史館檔、實錄、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見的滿文老檔40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