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晨,剛投入試運營的軌道交通四號線列車(上)通過寶山路站東面的高架線路,在這里與并線運行的軌道交通三號線列車(下)分道揚鑣本報記者紀海鷹攝 |
 |
今晨8時45分,市民高興地乘上4號線頭班車。本報記者紀海鷹攝。 |
今晨8時45分,隨著一列“系”著紫色腰帶的地鐵列車從大木橋路站開出,軌道交通4號線“C”字形線路正式開通試運營。 售票機不太會用
作為上海軌道交通網絡中唯一一條環線,4號線在硬件、軟件及運營模式上都增添了許多新元素。記者發現,不少乘客對新元素還有點生疏。
8時不到,4號線大木橋路站內人頭攢動。4號線目前啟用的12個非共線站全部采用自動售票,因此這里的2個售票廳改成了票務服務臺。4臺自動售票機前擠滿乘客:一中年男子琢磨了許久仍“無從下手”,最后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才買好票。旁邊的同伴卻搖了搖頭說:“太麻煩了,還是人工售票方便。”周圍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還是希望車站內能夠保留人工售票。
屏蔽門讓人放心
進入候車廳,一列繪有紫色腰帶的列車正靜靜地停在軌道上,而站臺邊裝著一排鋼化玻璃屏蔽門。于小姐一看放心了:“以后不用擔心被人擠下隧道了。”可當她跨過屏蔽門和車門時,又發現了新的“安全隱患”:“兩個門之間的縫還有點大,夏天穿涼鞋要小心點。”
8時45分,首班車啟動后,車廂座位上方的動態運營圖立刻引起了乘客的關注。“東安路的燈在跳,表示這就是下一站。”于小姐指著示意圖正在給身邊的同事解釋。但她覺得動態運營圖應該再多一點。
列車駛過宜山路站進入與3號線共線運營的9座高架車站。兩條線路共線運營在國內尚屬首次,4號線的乘客會不會乘錯車呢?記者發現,9座共線車站的站臺顯示屏和廣播一直在提醒乘客:“繪有黃色腰帶的是3號線列車,繪有紫色腰帶的是4號線列車。”
盼縮短發車間距
除了適應新的軟件、硬件和運營模式外,乘客最大的期望就是能盡早縮短4號線的行車間距。“高峰時段要16.5分鐘一班,非高峰時段不是要更長嗎?”楊老伯說。本報記者金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