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12月18日電(記者 顏園園 謝佼 秦晴)西藏正在維修一座鮮為外人所知,但在當地享有極高聲譽的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山巔城堡式建筑群——日喀則桑珠孜宗堡。正在動工的修復工程,將使這座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宮殿重現昔日輝煌。 西藏自治區建筑勘察設計院古建筑研究所的木雅·曲吉建才說,在藏語為“如意”的桑珠孜宗堡與拉薩布達拉宮外形非常相似,因為拉薩布達拉宮重建時就是仿造它而建的。但因為不似布達拉宮是達賴活佛的居住地,而缺少了些圣殿和權利的象征。 桑珠孜宗堡是歷世班禪大師駐錫地,日喀則最早的建筑物,奠基于公元1360年,落成于1363年,高120多米。作為日喀則官邸衙門所在地,幾代達官顯貴曾住在這里。 “桑珠孜宗堡是‘城堡建筑’中出類拔萃的代表作,盡管建得比拉薩布達拉宮早,但在某些建筑技術上甚至要超過布達拉宮�!蹦狙拧でú耪f。 這位頗有名望的活佛建筑師介紹,14世紀至15世紀期間,統制西藏的乃東王朝建了13個宗(類似于如今的縣),并在每個宗都修建了一座“城堡”式建筑,結合了寺廟與政府的功能。而桑珠孜宗堡是13個宗里最后一個建的,因此建筑技巧更為純熟,規模也最大最漂亮。 據史書記載,桑珠孜宗堡要比重建后的布達拉宮早330年。最初的布達拉宮出現于公元7世紀,后毀于雷擊引起的火災。現存的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喇嘛于300多年前重修的。 不過,因歲月的侵蝕,如今的桑珠孜宗堡只剩下了宮基和一些殘垣斷壁�!靶r候走在日喀則的街道上,除了班禪駐地扎什倫布寺,最宏偉的建筑就是桑珠孜宗堡了�!保罚硽q的藏族老阿媽次仁一邊搖著轉經筒,一邊指著遠山上正動工修復的西藏日喀則桑珠孜宗堡遺址說。 西藏日喀則桑珠孜宗堡修復工程由同濟大學負責設計和施工。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明忠說:“桑珠孜宗堡為日喀則乃至整個后藏地區的標志性人文景觀。這一修復工程將重續斷裂的歷史,重現消失的景觀,并成為歷世班禪大師駐地日喀則新的旅游景點�!� 他介紹,修復工程將以歷史照片、相關資料為依據,以全盛時期的建筑風格為主調,并適當參照布達拉宮等“宗山建筑”的典型特征,以及傳統的建筑藝術進行維修,做到“修舊如舊”,修繕后的建筑將與整座山的風格相協調。除了盡量復原其原有外觀并充分利用殘墻遺跡,還將符合現代使用功能的要求。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現場施工的工程師海雙林說,施工人員將在保留原有殘墻的基礎上進行修復,外墻、門窗、屋檐等將按藏式原樣設計,并恢復“邊瑪”檐墻、阿嘎土等傳統工藝。同時,為了建筑的實用、堅固,還將采用現代工藝,如打樁、建框架結構等600年前沒有的工藝。 堡體與山渾然一體的“小布達拉宮”預計將于2007年5月重現輝煌。整個工程規模約為7500平方米,建筑群總長180米,共六層,主樓四層。 據介紹,修復后的桑珠孜宗堡將成為以歷史博覽為主的多功能文化觀光綜合體,其中約5700平方米的面積用于展示空間,包括修建日喀則歷史博物館、后藏藝術畫廊等。 修復后的“小布達拉宮” 的新功能讓老阿媽次仁尤感欣慰。因為過去那里是政府衙門,除了打官司,老百姓是不允許上去的。而且宮殿的地下室里還有幾十間關押犯人的牢房,日喀則小孩都是聽著父母“不聽話就送到那里”的嚇唬長大的。 不過,木雅·曲吉建才也有些擔心,修復后的建筑如果只有一個形似的空殼而缺乏展現歷史內涵和滄桑感的實物,效果可能不會太好,倒不如把廢墟保存起來更有意思,否則可能造成的二次毀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