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條公交線路合并,2條線路優化
商報訊 記者黃慧 通訊員顏鵬志報道 “五一”黃金周過后,市民乘公交車出行要注意一些線路變化了。記者昨日從市交通委獲悉,為降低公交線路的重復率,市交通委根據公交集團的實際情況,對運營線路進行疏理,選擇大段距重復的線路,并結合即將開工建設的廈禾路BRT工程前期交通組織方案,對全市公交線路進行優化整合。按照成熟一條整合一條的原則,近期決定將18條線路進行整合,2條線路進行優化,形成11條新線路。這11條新線路將于2007年5月8日至5月30日由公交集團逐步實施。
據介紹,此次涉及到合并的線路分別是快3線、30路、快1線、2路、807路、52路、811路、82路、619路、56路、67路、79路、615路、69路、621路、105路、90路、61路等。50路、14路則對線路走向進行優化。
廈30線(會展中心—輪渡)
快3線與30路整合而成,票價按普通公交線路票價執行。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100%,共有車輛43輛。整合后投放車輛35輛,前期投放28輛,車輛采用原大站快線的12米大容量空調車。線路沿用原30路的起止站點、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
線路走向:會展中心→會展南路→文興東路→前埔東路→蓮前東路→蓮前西路→湖濱南路→湖濱西路→廈禾路→鷺江道→輪渡。
廈2線(胡里山—SM城市廣場)
快1線與2路在輪渡銜接合并,票價按普通公交線路票價執行。整合前共有車輛23輛,整合后投放車輛18輛。
線路走向:胡里山→環島南路→大學路→演武路→思明南路→鎮海路→同文路→鷺江道→湖濱西路→東渡路→仙岳路→SM城市廣場。
廈52線(杏南—輪渡)
807路與52路整合。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89%,共有車輛36輛。整合后投放車輛28輛。
線路走向:杏南→杏浦路→光華路→馬鑾路→杏西路→杏北路→集灌公路→廈門大橋→嘉禾路→廈禾路→鷺江道→輪渡。
廈20線(SM城市廣場—廈大學生公寓)
811路與82路整合。整合前長線811路已覆蓋短線82路,共有車輛22輛。整合后投放車輛20輛,線路沿用原811路的起止站點、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
線路走向:SM→興山路→烏石浦路→禾山路→園山南路→南山路→仙岳隧道→湖濱東路→湖濱南路→思明北路→思明南路→演武路→大學路→環島南路→廈大學生公寓。
集3線(集美工商局—坑內)
90路與61路整合。整合前共有車輛6輛,整合后投放車輛6輛。
線路走向:集美工商局→集源路→銀江路→杏前路→杏北路→杏西路→西濱路→集灌公路→坑內。
廈56線(新店—輪渡)
619路與56路整合。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80%,共有車輛41輛。整合后投放車輛40輛,線路沿用原619路的起止站點、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
線路走向:新店→新興公路→巷新路→巷南路→國道324線→環城東路→環城中路→環城西路→銀湖中路→城南路→同集路→銀江路→廈門大橋→嘉禾路→廈禾路→鷺江道到輪渡。
廈79線(影視城—火車站)
67路與79路整合。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88%,共有車輛62輛。整合后投放車輛42輛,線路沿用原79路的起止站點、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
線路走向:影視城→輪山路→環城北路→環城西路→銀湖中路→城南路→同集路→銀江路→廈門大橋→嘉禾路→湖濱南路→湖濱東路→火車站。
廈69線(新店—杏美)
615路與69路整合。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90%,共有車輛38輛。整合后投放車輛30輛,線路沿用原69路的起止站點、線路走向和停靠站點。
線路走向:新店→新興公路→巷新路→巷南路→國道324線→環城東路→環城中路→環城西路→銀湖中路→城南路→同集路→銀江路→杏前路→杏北路→杏西路→杏美。
廈55線(新店—會展中心)
621路與105路整合。整合前兩條線路重復率92%,共有車輛70輛。整合后投放車輛40輛。
線路走向:新店經新興公路巷新路→巷南路→國道324線→環城東路→環城中路→環城西路→銀湖中路→城南路→同集路→廈門大橋→嘉禾路→呂嶺路→金尚路→蓮前東路→會展路→會展南路→會展中心。
廈50線(杏南—火車站)
50路縮短里程,優化調整。調整前車輛數16輛,調整后投放車輛12輛。
線路走向:杏南→杏南路→杏北路→集灌公路→廈門大橋→嘉禾路→湖里大道→華榮路→仙岳隧道→湖濱東路→火車站。
思2線(石泉干休所—浦南新村)
14路優化調整。調整前車輛數2輛,調整后投放車輛4輛。
線路走向:石泉干休所→白鹿路→虎園路→文園路→廈禾路→蓮前西路→東浦路→浦南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