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樂琰
低票價讓民營的春秋航空有點不堪重負,記者從昨日春秋舉行的“公司旅客服務差異化聽證會”上獲悉,堅持打低價牌的春秋航空目前月虧損額達200萬元,為扭轉局勢,春秋計劃在其第三架飛機抵滬后將客源重心向商務客傾斜,謀劃增加珠海、天津、廈門等商務航班班次,并以控制春秋國旅團隊客源數量的方法細分商務和旅游客源市場。
春秋航空昨日公布,截至去年年底,春秋執行近1069個航班,輸送旅客18.07萬人次,平均客座率94.8%,商務客比例45%,特價機票比例占整體機票量12%~20%左右。 春秋航空掌門人王正華透露,目前春秋航空的月虧損額達200萬元,由于春秋航空依然是以春秋國旅的打包旅游產品銷售方式輸送主要客源,因此機票價格始終保持超低價。相對的,商務客源對價格就沒有旅游客源這樣敏感。所以春秋計劃在本月第三架飛機抵滬后,將客源重心向商務客轉移,爭取做到至少50%為商務客,同時以贈送禮品的方式鼓勵旅客購買非超低價票。雖然目前第三架飛機的航線還沒有得到最終批復,但春秋表示期望可以在天津、珠海、廈門等商務航線上增加航班密度。
據了解,目前春秋航空在銷售策略上總是留出大部分的額度給春秋國旅的旅游團隊客源。春秋航空運輸部有關人士表示,今后考慮細分商務和旅游客源,在航班方面計劃不再特別留位給春秋國旅的團隊客源,以吸引更多商務客。
王正華表示,原本從今年1月1日起取消小瓶飲用水提供的計劃由于客戶的不同反應以及部分旅客在此規定前已經購票而推遲。而為保證機艙環境而做出的不允許旅客在飛機上食用自帶食品的規定也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一定阻礙。旅游客與商務客在對待上述規定時有沖突,比如商務客比較理解,但旅游客會不滿意。這也是春秋決定細分商務客的原因之一。
據悉,航空公司分為傳統航空公司和旅游航空公司等,后者會出現一年有4~5個月淡季缺客源現象,此時商務客就是相當好的補充。因此春秋從一開始就做過2~3年后將航空公司主要客源定位為商務客的計劃。業界分析,由于春秋航空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所以提前執行向商務客市場轉型計劃有利于其經營業績的扭轉。